Skip to main content

· 11 min read

如果我们以信息的角度来看过去现在未来这条时间线,那么过去的事实就是已经确定的信息,现在就是在无限的可能留下一部分成为确定的信息,其 它的可能都消除掉,而未来则是无限可能的信息集合。信息的作用是消息未来无数的可能,而保留下来的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这也就形成了今天不停演变的客观 世界,反过来说,现在的世界和以后的世界都是由信息来决定的。只要事物是在不停地演变,那么就说明事物是接收信息并处理信息。人就是其一。而部分的信息 人是可以引导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书信,语言或信号。从而人可以通过信息的方式来引导事件的发展。

· 4 min read
wuchuheng

我与非我的区分?

我是谁?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却能意识到我就是我,只是说不上来,我是什么。 但,如果我们以感知层面来区分我与非我的区分,则在现实中 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出来。我们能感知身体的5觉并驱动它做任何我们想让它且它做的到的事,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它(身体)就是我,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 身体是什么并以我们的意志来驱动它,如果我理一次发,剪去的头发与长有头上的头发,我认为身体的头发才是自己的一部分,剪去的这部分我无法感知到,则不 是我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从感知层面来说,人是可以区分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

感知的意义

我之所以会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现实中我凭借身体感知到的,尽管往往只局限于身体的范围。换句话说,如果身体死掉了,我自己也就不复存 在了。而身体的维持是需要资源的,而有限的资源,让自己时刻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假如难以创造出更多的资源(如粮食),那么消除威胁自己存在的风险则是另 一种策略。那么如何消除这些风险呢?人这所以认为身体不存在任何风险是因为身体就是自己,人能感知身体也能驾驶身体,所以这种能被自己感知且以自己意志 驾驭的物体,人称之为“我”,我则对”我“没有任何风险。所以要消除未知的风险,就是感知到它,最后以自己的意志驾驭它。这也是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就 是肢体的延伸,当我学习了一种新的知识,那么在这片感知已经到达的区域中,风险则不存在了。“包容”的意思是我包容你而未必是你包容我。当我包容你的时 候,从我的角度来看看,你已经成功我肢体的一部分了,你的行动是我的意志在驱动和你的感知能到传达过来,那么,你在符合这些条件的同时你就是我了。感知 的意义就是,消除风险。它是意志驱动现实的前提。

· 7 min read
wuchuheng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身亡所,废寝食者。--出自《杞人忧天》。就结果来说,杞国人到死,天也没塌下来。作为历史的观测者,我们可以尽情笑 这个傻子,至少他有生之年都不用去担心这么个问题,那么此时此刻,我问你一句: 天,真的不会塌下来吗?你的举证有很多,古时诸如杞人忧天,当代宇宙膨 胀假说云云(吃饭撑的)。总结就是:基于过去,推测未来。过去天没有塌,相信以后也不会塌。发现了什么吗?我们并没有确定未来,只是相信对未来推测-- 不是确定。
如果因果律就是宇宙运行公理,那么一枚硬币,在过去,已经抛出过一次了,过去已经是确定的事实,那么现在再抛出一次,如果因果律真的有效 ,那么这一次抛出的结果在出现之前,就能推测未来必然出现的结果。结果是:无法预测。要么就是因果律的因子数据(公理)没有找到来确定未来必然发生的事 ,要么就是因果律对未来不生效。
好,再问一次?一枚硬币抛出前,是正面还是反面?答案是无法确定。我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律,是因为基于去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引力理论, 所以我们相信硬币要掉下来,可现存的理论却无法预测硬币的正反面。从历史的观测中,我们相信万物之间有其联系,从而总结出各种理论来预测未来,结果总是 吃力又不太准确。过去和未来不一样,感觉就像是一个已经计算出来的处理结果,一个是正在计算中的程序,一个正在创造既定事实的东西,让人看不清。

我们总是相信未来是可以预测的,人类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当人类抬头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已经在观测被遮住的迷雾--那里将会有什么事 发生。这种观测本能使人拿起一块石头并打算(预测事件走向)砸开果壳。纵观历史,古人总喜欢把人和万物隔离起来并进行单独观测,这是有原因的,在个体能 力去驱动世间万物来维持生存总是有限的,而同他人合作能放大个体能力。如何预测世间万物事件的走向,是需要大量的观测才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而个体的领 悟(观测)总是有限的,我们能预测自己人生的走向,但我们难以预测群体的走向,如果借助古代的《周易》这种整体运行规律类的经验,能窥探大致, 但精度 很差,如“亢龙有悔”能预测盛极必衰的未来历史事件走向,但却预测不了什么时间什么人物什么地点必然发生什么。 而借用当代分解理论则精度准,如抛出一 枚硬币必然落体,缺点就是这个种精度很高的规律是由分解格物致知得来的,我们能预测必然落体却难以跟踪这个局部发生的事件对整个大的格局走向起到什么作 用,这种类于,我们知道什么时间地点有星星之火,却无法预测这个星星之火在未来是寂灭还是燎原。这是由于当前分解法理论是以屏蔽外界各种联系才得出的结 论,想要用分解法来预测精准大局抛走向,对分解法的理论数量(越多越好)和融合一个整体都有要求。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预测人?如果我们能更接近的万物至理,就能更准确预测未来,但纵观历史,全是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不停在研究人性,研 究万物至理或《周易》规律反成旁门左道。其原因在于,研究在于穷尽一生或难以窥探万物至理一偶,而如果看透人则能预测这个人将来会发生什么,简单的如: 你是做什么的?答: 我是木匠!那么就能预测出他未来木匠的生活场景,他作为木匠的部分未来就已经被预测到了,假如他未来跟你有交集,也就是间接预测你 未来的部分情况。
整个历史几乎都是在研究人性,来预测未来,那么准吗?不准。就算看透一个人,那视角也仅仅是局限在人这么个群体之中,能预测这个人会干什 么却预测不了他会不会掉坑里导致测不准这种情况(当前已有的观测规律,数据不足够也预测不了)。相对于要学习学习众多的观测规律且效果在当下不一定好的 前提下, 观测人则显得经济些。 那么观测后做出的预测的意义是什么?时间就是一只手,把人推向未知的极端。而预测在结果破出前,让我不那么惶恐,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 24 min read
wuchuheng

【2019-10-21】我在意人的眼光人的想法,那TA是否就限制了我?

别人对我爱理不理,我恼怒,对于那些非善意的眼光或者失礼的眼光我是在意的,基于我自身的处世原则来评判TA的行为。从而有种超越想TA证明自己不比TA差比TA强,来证明TA的评估行为的错误的。 基于这个基础上,结果会有2种结果,一种是TA比我优秀而我有进步的空间, 一种是确实比TA优秀,然后就没有然后, 除非遇到下一个TA。结论是:人的想法会限制住自己。那要是我不大意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 我还会被限制住吗?会!有一个人的想法是是谁也无法逃避了的,就是自己。 再基于以上的基础上,就算自己不在意外人的看法不在意别人的想法的这个想法,我赢了,不再受TA人的想法干扰也就不再受他人限制。而这本身就是自己的想法,本身就被自己的想法限制住了。这时能取得多大的进步空间,取决于这个想法有多大,也就是梦想。果然,人最终的敌人还是自己。

· 7 min read
wuchuheng

刚面试回来。就结果来说,10道题目只答对了2道确实很尴尬的结果。面试官很清楚自己要问什么 ,也很有耐心,反观我这边在 自己介绍这块说了一堆让人插不下话的废话确实失礼。可是要怎么说才好呢?唉! 整个过程下来30分钟,人家有给提示是自己没把 握到点,给人一种“我想拉你一把,可你不给力”的样子。虽然他问的iffor的流程控制时,一时间我就怀疑他在耍我,这 不废话吗。小学生都能回答的事, 居然问了,结果小学生真的比我强,for 也有不用花括号的写法,而我回答不上。尴尬啊, 黑历史诞生了!!! 好,现在来复盘: